項目所在地區: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
一、招標條件
本南陽醫圣文化園博物館多媒體影視創作已由項目審批/核準/備案機關批準,項目資金來源為國有資金0萬元,招標人為南陽醫圣祠文化園項目建設發展有限 公司。本項目已具備招標條件,現招標方式為其它方式。
二、項目概況和招標范圍
規模:詳見下文。
范圍:本招標項目劃分為1個標段,本次招標為其中的:(001)南陽醫圣文化園博物館多媒體影視創作;
三、投標人資格要求
(001南陽醫圣文化園博物館多媒體影視創作)的投標人資格能力要求:詳見下文 ;
本項目不允許聯合體投標。
四、招標文件的獲取
獲取時間:從2023年06月30日 08時00分到2023年07月19日 16時59分 獲取方式:本項目無需報名,設計說明書詳見下文。
五、投標文件的遞交
遞交截止時間:2023年07月19日 17時00分
遞交方式:南陽市宛城區醫圣祠街7號紙質文件遞交
六、開標時間及地點
開標時間:2023年07月19日 17時01分
開標地點:本項目評審時間另行通知(開標時間因系統固定格式無法修改)
七、其他
詳見下文
八、監督部門
本招標項目的監督部門為.。
九、聯系方式
招 標 人:南陽醫圣祠文化園項目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地 址:河南省南陽市醫圣祠街2號
聯 系 人:.
電 話:.
電子郵件:.
招標代理機構:重慶大學建筑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地 址: 重慶市沙坪壩區沙北街83號
聯 系 人: 崔女士
電 話: ************2
電子郵件: .
招標人或其招標代理機構主要負責人(項目負責人): (簽名)
招標人或其招標代理機構: (蓋章)
南陽醫圣文化園博物館多媒體影視創作
征集公告
醫圣文化園是河南省“十四五”重大項目,是打造“全球中醫圣地、世界 中醫之窗、世界中藥文化地標”的重要載體,是南陽“兩地一都”中醫藥強市 戰略的標志性工程。為推進醫圣文化園建設,加快博物館陳列展覽,現面向全 國廣泛征集醫圣文化園博物館多媒體影視創作單位。
一、征集內容
醫圣文化園博物館多媒體影視創作單位,具體內容根據項目展陳清單確定。
二、征集時間
2023年6月30日---2023年7月19日17時00分。
三、征集程序
1、需遞交資料:
①提供設計說明書中內容的視頻制作策劃腳本方案及演示文稿并配有現場 講解;
②提供設計說明書中標“******;”內容的成果視頻;
注:請準備5份及以上的紙質資料,標明“公司名稱、聯系人、聯系方式”。
2、遞交地址:南陽市宛城區醫圣祠街7號(醫圣祠旁警務室院內)。
3、遞交截止時間:2023年7月19日17時00分。
4、方案評選:
各參評單位在指定日期按抽簽順序進行匯報(含制作大綱、視頻類型、視 頻內容、音視頻質量、視頻剪輯、展陳清單的總投資估算、演示視頻等),每 個單位視頻匯報時間為12分鐘(5分鐘左右視頻片,7分鐘左右ppt匯報),采用 專家打分的形式選出優勝單位。
四、征集要求
綜合考慮歷史資料、材料手段、使用需求以及實用性等多方面因素。在追 求真實性的同時兼顧實用性,在原汁原味中融入現代理念,使審美與理性的高度 平衡。
五、獎項設置
本次征集活動獎項設置:
第一名獎勵10萬元,
第二名獎勵3萬元,
第三名獎勵1萬元。
第一名簽訂合同后獎金計入總費用,以上獎金個人所得稅部分由得獎方承 擔。
六、其他要求
1、本次所有入選方案的作品使用權、知識產權均歸南陽醫圣祠文化園建設 發展有限公司所有。
2、參選單位必須對參選材料的真實性負責,否則,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 參選單位承擔。參選方案均須加蓋參選單位公章。
3、參選結果在相關平臺公布。
4、參選資料概不退還。
5、聯系方式:崔女士************2 張女士************2
--附件1.設計說明書
附件2.展陳清單
南陽醫圣祠文化園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2023年6月29日
附件1
多媒體影視創作類設計說明書
1、【多媒體互動】書畫仲景
【設計說明】設置“數字書畫”電子互動裝置,讓觀眾可以自主創作,繪 畫或書寫出每個人心中的張仲景,觀眾的作品也將被保存,成為張仲景書畫藝 術資源庫的一部分。
吳氏中醫針法)、艾灸(申氏艾灸、王氏疤痕灸)、仲景六味地黃丸炮制 技藝等。
2、【多媒體模型】針灸銅人+3D可視化屏
【設計說明】設置針灸銅人和3D可視化大屏,同時圍繞銅人設計兩個外環。外環上標注二十四節氣和十二經絡,觀眾通過點擊銅人身前的顯示器選擇介 紹內容,針灸銅人背后的3D顯示屏同步介紹關于二十八星宿、陰陽五行以及人 體經絡的相關知識。
3、【多媒體】AI太極
【設計說明】以陳氏太極拳為藍本的“AI太極”,將高清全景展示與人機 雙向自然交互教學相結合,采用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方法實時捕捉人體的關節 點數據,可對太極拳動作位姿、節奏與能量變化進行智能評估,并提供學習報 告與綜合評分。
4、【多媒體】VR采藥游戲
【設計說明】體驗者戴上VR眼鏡,化身藥童在山中采藥。根據相指引了解 藥材的生長環境、采藥方式,不同地域特色藥材等知識。
5、******;【多媒體】“一株藥草的奇幻之旅”
通過制作視頻,帶領觀眾感受從一顆種子到一味藥材,一株藥草所經歷的 奇幻之旅,介紹中藥材的生長環境、藥性藥效以及藥材炮制等知識。
附件2
多媒體展陳清單
(一)中華醫圣——張仲景醫學文化(21個)
1、【音頻】大禹治水傳說故事
【設計說明】通過音頻裝置,播放大禹治水傳說故事,結合旁邊的《禹王 治水圖》,展示南陽的悠久歷史。
2、【多媒體】南陽境內方國墓葬出土器物
【設計說明】通過觸摸屏可了解銅神獸、王子午鼎、云紋銅禁、王孫誥編 鐘、鎏金銅樽、龍耳方壺等出土器物信息。
3、【音頻】《南都賦》
【設計說明】通過音頻裝置,播放張衡《南都賦》,張衡在賦中以充沛的 熱情、嚴肅的態度、全面的眼光、生花的妙筆酣暢淋漓地贊頌了南陽古都,讓 觀眾從這篇著名的詩賦中,了解東漢時期南陽郡的社會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間 風俗。
4、【多媒體】南陽畫像石
設計說明:選取南陽出土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主題的畫像石實物或拓 片,配以青龍湯(小青龍、大青龍)、白虎湯、朱雀湯(黃連阿膠湯)、真武 湯(玄武湯)等仲景藥方的記載。
5、【多媒體查詢屏】漢代出土醫學簡牘遺址
【設計說明】展示馬王堆漢墓、老官山漢墓等漢墓出土醫學簡牘情況。
長沙馬王堆漢墓:《脈法》《陰陽脈死候》;
成都老官山漢墓出土醫學竹簡:《敝昔診法》《診治論》《諸病》《十二 脈》《別脈》《刺數》《逆順五色脈藏驗精神》;
荊州胡家草場西漢墓;
武威旱灘坡漢墓:武威醫簡。
6、【多媒體】張仲景為王粲看診
【設計說明】以動畫形式復原看診場景,同時介紹五石湯的配方及作用。
7、【查詢屏】查詢以“堂”為名的中藥房
【設計說明】張仲景首創了名醫坐大堂的先例,他的這一舉動,被傳為千
古佳話。后來,人民為了懷念張仲景,便把坐在藥店內治病的醫生通稱為“坐 堂醫”。也把藥店取名為“××堂”,這就是中醫藥店稱“堂”的來歷。
8、【數字圖書館】宋本《傷寒論》《金匱要略》
【設計說明】通過數字化技術展示宋本《傷寒論》《金匱要略》全書,以 全面細致的內容架構,宏大震撼的形式效果,再現巨著風貌。
9、【多媒體互動】天地陰陽
【設計說明】多媒體中跳出:天與地、熱與寒、表與里、外與內、虛與實、南與北、腑與臟、亢奮與陰郁等,讓觀眾按自己的理解將其分為陰或陽,之 后多媒體給出正確答案。
10、【多媒體】《金匱要略》中的合理飲食搭配
【設計說明】張仲景總結前人飲食養生的經驗,認為飲食偏嗜不節、食物 不潔或搭配不當,常會導致疾病。多媒體從(1) 肉類與肉類;(2)
肉類與蔬果;(3)其他:酪、糖、蜜,三個方面的飲食搭配,來體現張仲景的 飲食養生。
11、【引文墻/多媒體】歷代名醫大家對張仲景的贊譽
【設計說明】通過引文墻或多媒體等方式,集中展示歷代名醫大家對張仲 景的贊譽,以下為基本素材,其中加粗部分需要在形式上重點呈現,以反映醫 圣張仲景“成圣”的歷程。
12、【電子翻書】民國時期議修醫圣祠提案雜文
【設計說明】民國時期,醫圣祠祠田被沒收,祠院和祀典也逐漸荒廢。醫 界水應龍、黃竹齋和學界李一山等人聞之惻然,數次呈文申請發還醫圣祠祭田 及恢復祀典,通過多媒體電子翻書系統對提案雜文進行集中展示,紀念眾人為 醫圣祠奔走呼告之情。
13、【查詢屏】修復前后的醫圣祠
【設計說明】建國后,黨和人民政府曾多次撥款修葺醫圣祠及仲景墓。195 9年建立張仲景紀念館,十年浩劫中又遭破壞。1981年國家衛生部、省、地、市 人民政府撥出專款,重修醫圣祠。對修復前后的醫圣祠圖片進行對比展示。素 材例舉:修建前后的醫圣祠溫涼河仁濟橋、碑亭、山門、碑墻、張仲景墓、春 臺亭、荷花池、醫圣井,新建的醫圣祠大門、東西長廊。
14、【多媒體】張仲景誕辰祭典專題片/《醫圣頌》
【設計說明】通過多媒體播放張仲景誕辰祭典專題片視頻,展示張仲景誕 辰祭典的盛大隆重,傳遞人們對醫圣的緬懷之情。
15、【多媒體】鑒往知來:跟著總書記學歷史 醫圣祠里觀古今
【設計說明】通過多媒體,播放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5月21日來南陽調研考 察時,參觀醫圣祠并對中醫藥工作做出重要指示的視頻。
16、【多媒體】張仲景造像集
【設計說明】以電子翻書或圖冊的形式,展示古今中外豐富的張仲景造像,素材例舉:
張仲景塑像(作者及創作年代待考,存于北京中醫藥大學校內)
醫圣張仲景塑像(1982年張一平、謝翔、劉天印等創作,存于醫圣祠)張仲景塑像(謝翔、劉天印創作,存于醫圣祠)
張仲景坐堂行醫塑像(劉天印創作,存于醫圣祠)
張仲景塑像(1982年劉天印創作,存于醫圣祠)
張仲景鑄銅雕像(1985年當代醫史學家李經緯創意,存于中國中醫科學院)
張仲景塑像(1993年南陽市政府雕塑,位于南陽仲景藥都街)
17、【多媒體】醫圣祠匾聯碑刻解讀
【設計說明】通過多媒體視頻講解,集中展示醫圣祠各處的匾額、楹聯和 評贊題詠,并對其進行解說。
18、【多媒體互動】書畫仲景
【設計說明】設置“數字書畫”電子互動裝置,讓觀眾可以自主創作,繪 畫或書寫出每個人心中的張仲景,觀眾的作品也將被保存,成為張仲景書畫藝 術資源庫的一部分。
19、【多媒體查詢屏】經典傷寒學著作
【設計說明】參考錢超塵《張仲景研究集成》,查詢從晉代到現當代的經 典傷寒著作,簡要介紹著作內容、作者、及作者所屬的傷寒學派。
20、【多媒體查詢屏】全國張仲景研究協會及學術研討會
【設計說明】對全國以張仲景醫學、傷寒學為核心的研究協會及學術研討
會進行梳理,并匯總展示。
21、【多媒體】張仲景相關紀錄片與影視作品
【設計說明】通過多媒體,播放以張仲景為主題的紀錄片及影視作品,素 材 例 舉 : 紀 錄 片 《 張 仲 景 》 《 國 寶 檔 案 : 神 醫 傳 奇 ——方祖張仲景》《中醫故事·張仲景的故事》,電視劇《醫圣》,上海戲曲“評 彈劇”《醫圣》。
(二)中華醫藥——中國中醫藥發展史(9個)
1、【多媒體互動】認識商周疾病
【設計說明】以多媒體互動查詢的方式,結合人體圖展示甲骨文對人體器 官的記載,并將甲骨文中的疾病與當今的疾病相對應,讓觀眾了解商周時期先 民對于人自身和所患疾病的認識。
2、【多媒體查詢屏】歷代名醫典籍數據庫
【設計說明】可查詢從先秦到明清時期的歷代名醫和醫藥典籍。
3、【多媒體互動】《補遺雷公炮制便覽》炮制圖
【設計說明】根據《補遺雷公炮制便覽》炮制圖,以動態的形式展示9種傳 統炮制法(煮、蒸、研、篩、碾、炒、搗、切、淘),使觀眾了解中藥炮制的 具體操作。
4、【多媒體查詢屏】其他民族醫藥
【設計說明】查詢屏可查詢其他民族醫藥的特色診療法、特產藥物等,例 如土家族、回族、瑤族、侗族、哈薩克族、佤族等。
5、【多媒體】古代中外醫學文化交流
【設計說明】以時間軸的形式,展示古代中外醫學文化交流的大事記。
6、【多媒體】習近平總書記談中醫藥
【設計說明】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都對中醫藥給予了高度評價,在國內 外推廣中醫藥。通過多媒體集中展示總書記關于中醫藥的講話用典,以及對中 醫藥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強調。
7、【多媒體】發現青蒿素
【設計說明】參考《發現青蒿素(上、下集)》《抗瘧劑:中國特效藥》
《青蒿素,中醫藥給世界的一份禮物》等材料,剪輯制作視頻,介紹瘧疾防治 藥物研究與發現青蒿素這項偉大的國家工程。
8、【電子地圖】中醫藥文化的國際傳播
【設計說明】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統計,截至2023年,中醫藥已傳播到1 96個國家和地區,中國政府同40多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專門的中醫藥合作協議。電子地圖展示中醫藥傳播區域和路徑,重點突出簽署專門合作協議的國家和 地區。
9、【多媒體】中醫藥與“一帶一路”
【設計說明】《推進中醫藥高質量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發展規劃(2021-2025年)》提出: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作建設30個高質量中醫藥海外中心,頒布30項中醫藥國際標準,打造10個中醫藥文化海外傳播品牌項目,建設50 個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和一批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多媒體展示中醫藥與“一帶一路”的未來規劃。
(三)醫圣故里——南陽中醫藥文化(8個)
1、【電子沙盤+多媒體】南陽風貌
【設計說明】通過電子地圖展示南陽的自然環境,包括地理位置、山脈、水系等信息。通過多媒體介紹南陽歷史變遷,展示南陽自然地理和人文風貌。
2、【查詢屏】南陽醫林人物
【設計說明】分別選取南陽古代醫林代表人物,以時間或中醫分科為脈絡,通過多媒體查詢屏進行介紹。素材例舉:(明清時期)劉道三、陳風典、劉 文易、廖作棟、王福潤、周景福、龐銘本、謝崇德;(民國期間)賈洪運、曾 慶文、孫仞千、唐系、李星齋、梅迅卿。
3、【多媒體】《神農本草經》、仲景醫方常用南陽地產藥材
【設計說明】據研究,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收入藥 物365種,其中南陽產的傳統品種有259種。《傷寒雜病論》254首經方中共204 種仲景用藥,其中90%左右屬南陽地區道地藥材。選取其中使用頻率較高的藥材,通過多媒體進行展示。
4、【多媒體】南陽中藥業經營方式
【設計說明】南陽中藥業傳統的經營方式,在民國期間臻于完善,通過多 媒體介紹中藥業經營方式以及中藥處方制作工藝。
5、【多媒體】習近平總書記南陽行
【設計說明】播放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5月12日在南陽市考察調研相關新聞 報道。
6、【查詢屏】南陽醫藥非遺
【設計說明】展示南陽地區的醫藥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如針灸(李氏針灸、吳氏中醫針法)、艾灸(申氏艾灸、王氏疤痕灸)、仲景六味地黃丸炮制技 藝等。
7、【電子地圖】南陽中藥資源
【設計說明】據全國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南陽市野生中藥資源品種934種,種植中藥材品種79種。通過電子地圖,展示南陽境內不同區域的自然環境,以及中藥品種、數量等資源分布情況。介紹南陽中藥材種植基地和規模化種植 中藥材品種,包括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基地、中藥材產業扶貧示范基地、道地藥 材生態種植基地、定制藥園等。
8、【多媒體】南陽中醫藥發展創新
【設計說明】通過多媒體視頻,介紹新時代南陽市中醫藥產業發展創新成 果,展望未來發展規劃。
(四)天人合一——中醫生命文化館(11個)
1、【多媒體】生命成長與衰老
【設計說明】根據《靈樞·天年》相關記載,制作動畫短片。以圖像化的 形式演示生命各階段生長衰老的全過程。
人生十歲,五臟始定,血氣已通,其氣在下,故好走;二十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故好趨;三十歲,五臟大定,肌肉堅固,血脈盛滿,故好步;四 十歲,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榮華頹落,發頗斑白,平盛不搖,故好坐;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減,目始不明;六 十歲,心氣始衰,若憂悲,血氣懈惰,故好臥;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八 十歲,肺氣衰,魄離,故言善誤;九十歲,腎氣焦,四臟經脈空虛;百歲,五 臟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
2、【多媒體】《內經圖》
【設計說明】《內經圖》是道家描繪人體臟腑經絡生理與解剖部位關系的 圖畫,蘊含中醫養生方法。點擊觸摸屏按鈕,觸發相關穴位、經絡知識點解讀。
3、【多媒體】十二時辰與經絡臟器
【設計說明】展項由一塊透明觸摸屏和一塊背景環形屏組成,透明觸摸屏 上顯示十二時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體 驗者點擊相應時辰,背景環形屏同步顯示對應經絡臟器(膽經、肝經、肺經、大腸經、胃經、脾經、心經、小腸經、膀胱經、腎經、心包經、三焦經),并 介紹時辰與經絡臟器的關系及養身之道。
4、【多媒體】中醫四診
【設計說明】播放中醫四診相關視頻,展示具體流程,觀眾可從中了解望 聞問切的相關知識。
①望診法:望形態變化、望人體動靜姿態、望面部氣色;
②聞診法:聽聲音、聞氣臭;
③問診法;了解癥狀、起病經過、生活起居
④切診法:特點、類型
⑤鑒別診斷法:比較、反證、排除、試探
5、【多媒體模型】針灸銅人+3D可視化屏
【設計說明】設置針灸銅人和3D可視化大屏,同時圍繞銅人設計兩個外環。外環上標注二十四節氣和十二經絡,觀眾通過點擊銅人身前的顯示器選擇介 紹內容,針灸銅人背后的3D顯示屏同步介紹關于二十八星宿、陰陽五行以及人 體經絡的相關知識。
6、【多媒體】“養生藥膳”知識競答
【設計說明】收錄《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目錄》,通過知 識競答,觀眾可了解相關中藥材基本信息,如名稱、所屬科、食用部位等。
7、【多媒體】二十四節氣與養生
【設計說明】展項為一塊觸摸屏,觸摸屏上有24個景窗,代表二十四節氣。觸摸屏的選擇欄中有對應二十四節氣的時間、飲食、起居、禁忌等內容,體
驗者根據自己判斷,將相應內容拉進不同景窗,正確顯示“通過”,錯誤顯示“失敗”,以此讓體驗者了解二十四節氣與養生的關系。
8、【多媒體】AI太極
【設計說明】以陳氏太極拳為藍本的“AI太極”,將高清全景展示與人機 雙向自然交互教學相結合,采用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方法實時捕捉人體的關節 點數據,可對太極拳動作位姿、節奏與能量變化進行智能評估,并提供學習報 告與綜合評分。
9、【多媒體】音樂處方
【設計說明】觀眾通過觸摸屏選擇五音,聆聽相應的音樂,感受五音與情 緒的關聯。
10、【多媒體】《紅樓夢》話醫藥
【設計說明】選取《紅樓夢》所載方劑、中成藥、藥膳,解析主要成分及 功效。
第十回:益氣養榮補脾和肝湯:人參二錢、白朮二錢土炒、云苓三錢、熟 地四錢、歸身二錢酒洗、白芍二錢、川芎一錢半、黃芪三錢、香附米二錢制、醋柴胡八分、懷山藥二錢炒、真阿膠二錢蛤粉炒、延胡索一錢半酒炒、炙甘草 八分。引用建蓮子七粒去心,紅棗二枚。
第二十八回:人參養榮丸、八珍益母丸、六味地黃丸、天王補心丹
第四十二回:梅花點舌丹、紫金錠、活絡丹、催生保命丹
11、【多媒體】趣味詩詞
【設計說明】選取經典藥名詩詞制作趣味詩詞小游戲。藥材名稱空缺,由 觀眾進行填充,填對綠燈亮起,填錯紅燈閃爍。
(五)對話國醫——中醫藥文化體驗館(3個)
1、【多媒體】VR采藥游戲
【設計說明】體驗者戴上VR眼鏡,化身藥童在山中采藥。根據相指引了解 藥材的生長環境、采藥方式,不同地域特色藥材等知識。
2、【多媒體】中藥作畫
【設計說明】設置一塊觸控屏和一塊背景大屏,體驗者通過選擇藥材圖案,觸控屏自主作畫,畫稿完成后自動傳輸到背景大屏。
3、【多媒體】中藥名稱小故事
【設計說明】通過多媒體展示各種藥材名字的小故事,如老鸛草、菟絲子、麻黃、紫蘇、辛夷、柴胡、葛根、白頭翁、馬齒莧、知母、蘆根、冬蟲夏草 等,可以是電子翻書的形式,也可以是查詢屏的形式。
(六)華夏本草——中藥標本館(4個)
1、【多媒體】《中國藥典》
【設計說明】運用多媒體展示2020版《中國藥典》,介紹收錄其中的各類 中藥材,包括性狀、鑒別、檢查、炮制、貯藏、功能、用法等。
2、【多媒體】野生動物保護
【數據說明】介紹野生動物保護的法律法規,以及涉及的標本種類,如:虎骨、豹骨、羚羊角、梅花鹿茸等。加強公眾對動物資源的保護意識,維護生 物的多樣性。
3、【多媒體】名貴藥材真偽辨析
【數據說明】根據國家醫藥管理總局、衛生部、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于 明確“貴重藥材”品種的通知》,規定“貴重藥材”的品種,如:麝香、牛黃、人參、三七、黃連、貝母、鹿茸、蟲草、天麻、珍珠等,詳細介紹其真偽辨 析的方法。
4、【沙盤+多媒體】中國道地藥材分布
川藥:指產于四川、重慶的道地藥材。
廣藥:廣東、廣西、海南所產的道地藥材。
云藥:產于云南的道地藥材。
貴藥:產于貴州的道地藥材。
懷藥:河南所產道地藥材。
浙藥:浙江所產藥材。
關藥:指山海關以北、東三省以及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地區所產藥材。
秦藥:指陜西、甘肅、寧夏及其周圍地區所產的道地藥材。
淮藥:指淮河流域以及長江中下游地區(鄂、皖、蘇)所產道地藥材。
北藥:指河北、山東、山西以及陜西北部所產藥材,包括祁藥。
南藥:長江以南,南嶺以北地區(湖南、江西等)所產道地藥材。
蒙藥:內蒙古中西部所產道地藥材。
藏藥:指青藏高原所產藥材。
維藥:新疆維吾爾地區所產藥材。
海藥:主要指沿海大陸架及海域所產藥材。
(七)中華醫藥 抗擊疫情——中醫藥抗疫館(3個)
1、【多媒體操作臺】屠呦呦與青蒿素
【設計說明】多媒體展臺由兩部分構成:一為視頻展示,播放《檔案》欄 目中的《屠呦呦的諾貝爾之路》。二為操作臺,放上黃花蒿實物,在操作臺上 進行模塊識別,了解青蒿素的來源、提取過程,以及作用。
2、【多媒體】
【設計說明】利用多媒體解讀蒲輔周治療流行性乙型腦炎八法:辛涼透邪、逐穢通里、清熱解毒、開竅豁痰、鎮肝熄風、通陽利濕、生津益胃、清燥養 陰。
3、【多媒體】中醫經典方劑
【設計說明】參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的《古代經典名方關鍵信息表(2 5首方劑)》,介紹每首方劑出處、處方、制法及用法、藥味名稱、基原及用藥 部位、炮制規格、折算劑量、用法用量、功能主治等信息。
****部分為隱藏內容,僅對黃金會員、白金會員、鉆石會員開放
黃金會員、白金會員、鉆石會員請登錄會員后臺查看完整招標信息
如有疑問請請咨詢:1801870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