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2-17 14:30:45
地震館-氣象防災減災救災體驗展廳-防空防災體驗館方案
地震次生災害源是指受地震破壞后可能引發火災、水災、滑波、劇毒或強腐蝕性物質大量泄漏、放射性污染、疫情和其他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和自然環境。對已經建成的次生災害源,未采取抗震設防措施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抗震性能鑒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強烈地震可能引起大壩的破壞從而造成洪水災害,因此當接到臨震預報時,如果水庫水位過高,可以采用放水的方式使水庫水位盡快降低,以減輕地震對大壩的威脅。對可能引起火災、爆炸、劇毒或強腐蝕性物質泄漏的燃料油罐、食用油儲罐、有毒物質儲罐等應在罐體周圍建造一定高度的防護堤以防一旦罐體破壞后其中的液體到處流淌。儲罐管道閥門與罐體之間的連接管道宜采用軟管或柔性接頭連接以防地震時拉裂。儲罐區周圍不應有火源,以防火災。在有毒物質生產和儲存的重點部位應采取預防措施,如關鍵崗位應備有消防器材、防毒面具等。
人民防空館主要包括歷史上的空襲、空襲兵器、現代空襲特點和內容,重點介紹人民防空的有關知識和技能,以及如何對抗現代化空襲的各種有效方法和途徑。
地震館-氣象防災減災救災體驗展廳-防空防災體驗館方案